真空 ›› 2020, Vol. 57 ›› Issue (5): 79-84.doi: 10.13385/j.cnki.vacuum.2020.05.17
徐法俭, 黄志婷, 刘宝新
XU Fa-jian, HUANG Zhi-ting, LIU Bao-xin
摘要: 文章分析了液环真空泵和液环压缩机工作原理和过程,第一次提出真空泵和压缩机不同的设计理念。分析了液环泵几何设计方法,提出以能量传输和转化为设计基础,采用能量转化计算方法设计液环压缩机,以工艺需用的气体变化为准则,转化成为压缩机差压、压缩比等设计输入,建立能量转化基础的数学模型。通过液环动能向压力势能转化确定压缩机必需的动能相适应的结构,提供压缩机结构的基础参数。通过理论计算,给出了压缩机可实现最高压力趋势线。这种设计方法应用,液环压缩机可以实现不同的排口压力,并且可以实现真空-压力的综合、复合利用。结合工程实践提出了压缩机个性化,实现安全、节能的建议。文章建议采用系统方法考核液环压缩的指标,促进工程实用、压缩机技术发展。
中图分类号:
[1] 徐法俭, 王海雷, 赵彩霞, 等. 化学气体真空-压缩回收系统在环境工程中应用研究[J]. 真空, 2018, 5(5): 27-33. [2] 杨乃恒主编. 真空获得设备[M]. 沈阳: 东北大学(内部资料), 2001: 8-14. [3] 张也影. 流体力学[M]. 北京: 高等教育出版社, 1986. [4] 徐法俭, 雷春栋, 刘宝新, 等. 水环真空泵能效评价研究[J]. 真空科学与技术学报, 2011, 31(4): 449-452. [5] 任德高. 水环泵[M]. 北京: 机械工业出版社, 1982. [6] 陈维茂, 孙海波, 燕洪顺. 水环真空泵的欧拉方程推导及大型水环真空泵节能分析[J]. 真空, 2017, 54(3): 14-17. [7] 姜燮昌. 真空获得技术面临的挑战与对策[J]. 真空, 2007, 44(2): 1-7. [8] 王学谦. 液环压缩机吸入压缩性能分析及实验研究[J]. 广州: 华南理工大学, 2019. [9] 黄思, 王学谦, 莫宇石, 等. 基于实际工作循环的液环压缩机理论模型研究[J]. 化工机械, 2019, 2: 125-130. [10] 姜燮昌. 粗真空、中真空获得设备的最新进展与应用[J]. 真空, 2017, 54(3): 1-6. |
[1] | 韩永超, 张吉峰, 唐榕, 宋艳鹏, 杨坤. 热辐射方式加热钼发射极的实验研究[J]. 真空, 2019, 56(3): 71-74. |
[2] | 黄 思 , 王学谦 , 莫宇石 , 张展发 , 应 冰 . 液环压缩机性能相似定律的实验研究[J]. 真空, 2018, 55(5): 42-45. |
[3] | 徐法俭, 王海雷, 赵彩霞, 黄志婷. 化学气体真空 - 压缩回收系统在环境工程中应用研究[J]. 真空, 2018, 55(5): 29-33. |
Viewed | ||||||||||||||||||||||||||||||||||||||||||||||
Full text 83
|
|
|||||||||||||||||||||||||||||||||||||||||||||
Abstract 640
|
|
|||||||||||||||||||||||||||||||||||||||||||||
Cited |
|
|||||||||||||||||||||||||||||||||||||||||||||
Shared | ||||||||||||||||||||||||||||||||||||||||||||||
Discussed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