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吴德忠, 周利娟. 新型HIRFL-800低温泵的设计及热负荷的计算[J]. 低温工程, 2002, 126(3): 48-52.
|
[2] |
彭楠, 熊联友, 刘立强, 等. 低温真空泵辐射挡板流导几率的计算[J]. 低温工程, 2006, 22(6): 21-24.
|
[3] |
Man-Sik Myeong, Yun-Jae Kim, Peter J Budden.Limit load interacting of cracked branch junctions under combined pressure and bending[J]. Engineering Fracture Mechanics, 2012, 86(5): 1-12.
|
[4] |
武义锋, 徐中堂. DN900LN2型低温泵的研制[J]. 真空与低温, 2013, 19(2): 77-81.
|
[5] |
周家屹, 孙庆艳, 许令顺, 等. 低温泵用吸附材料的研究概述[J]. 低温与超导, 2014, 17(1): 29-34.
|
[6] |
陈珑彦, 徐永雨. 基于ANSYS的高真空超低温泵池的应力有限元分析[J]. 机械工程与自动化, 2016, 196(3): 81-82.
|
[7] |
赵月帅, 刘振春, 张广慧, 等. 环境设备用自屏蔽低温泵的研制与性能测试[J]. 南京工程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7, 15(4): 32-35.
|
[8] |
査方正, 李勇, 李强, 等. HL-2M装置低温冷凝泵在抽气工况下的热负荷分析[J]. 核聚变与等离子体物理, 2018, 38(3): 287-292.
|
[9] |
谢韩, 宋云涛, 王松可. ITER低温泵外部容器的结构设计与应力分析[J]. 核聚变与等离子体物理, 2016, 36(2): 181-187.
|
[10] |
孙立臣, 赵月帅, 李明利, 等. 空间环境设备用大口径制冷机低温泵研制技术现状和发展[J]. 北京卫星环境工程研究院, 2018, 55(1)1-6.
|
[11] |
高香院编著. 现代低温泵[M]. 西安: 西安交通大学出版社, 1990.
|
[12] |
徐烈, 李兆慈, 孙恒, 等. 低温真空技术[M]. 北京: 机械工业出版社, 2007. 9.
|
[13] |
达道安. 真空设计手册(修订版)[M]. 北京: 国防工业出版社, 1991. 11.
|
[14] |
徐成海, 张世伟, 谢元华, 等. 真空低温技术与设备[M]. 北京: 冶金工业出版社, 2007.
|
[15] |
安徽万瑞冷电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新型低温泵冷伞: 中国, ZL201520596960. 9[P]. 2015. 12. 2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