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空 ›› 2025, Vol. 62 ›› Issue (4): 59-63.doi: 10.13385/j.cnki.vacuum.2025.04.11
李鸿举, 刘时兵, 刘田雨, 赵军, 史昆, 李重阳, 李昕祺
LI Hongju, LIU Shibing, LIU Tianyu, ZHAO Jun, SHI Kun, LI Chongyang, LI Xinqi
摘要: BT22(Ti-5Al-5Mo-5V-1Cr-1Fe)合金因具有良好的强度、韧性和淬透性被广泛应用于航空航天领域。针对传统钛合金熔炼方法存在的坩埚污染、成分偏析等问题,采用自行研制的真空感应磁悬浮熔炼炉制备了BT22合金,并对铸态及热等静压处理后合金的显微组织和力学性能进行了对比分析。结果表明:真空感应磁悬浮熔炼法制备的BT22合金成分均匀,铸态和热等静压态组织均为典型的魏氏组织,经热等静压后β-Ti晶粒长大,同时晶粒内部和晶界处析出了更多细小的针状α相。BT22合金在铸态下室温抗拉强度达到1 293 MPa±3 MPa,伸长率仅为1%±0.5%,经热等静压后合金性能得到显著提升,室温抗拉强度为1 067 MPa±1 MPa,伸长率为10%±1%。
中图分类号: TG146.2+3
[1] ZHAO Q Y, SUN Q Y, XIN S W, et al.High-strength titanium alloys for aerospace engineering applications: a review on melting-forging process[J]. Materials Science & Engineering A, 2022, 845: 143260. [2] KANG L M, YANG C.A review on high-strength titanium alloys: microstructure, strengthening, and properties[J]. Advanced Engineering Materials, 2019, 21(8): 1801359. [3] 史双喜. 航空用近β钛合金TC18热变形行为及组织演变研究[D]. 长沙:中南大学, 2023. [4] SCHASTLIVAYA I A, LEONOV V P, TRET' YAKOV I V, et al. Influence of the composition of α-Titanium alloys on thermal conductivity[J]. Inorganic Materials: Applied Research, 2021, 12(6): 1494-1498. [5] LEONOV V P, CHUDAKOV E V, MALINKINA Y Y, et al.Research of the peculiarities of ruthenium distribution in titanium α-, pseudo-α-, and pseudo-β-alloys and its effects on corrosion resistance[J]. Inorganic Materials: Applied Research, 2021, 12(6): 1450-1458. [6] 赵永庆, 陈永楠, 张学敏, 等. 钛合金相变及热处理[M]. 长沙: 中南大学出版社, 2012. [7] 陈玮, 刘运玺, 李志强. 高强β钛合金的研究现状与发展趋势[J]. 航空材料学报, 2020, 40(3): 63-76. [8] KALIENNKO M S,ZHELNINA A V,POPOV A A.The decomposition of the metastable beta phase in high-strength titanium alloys VST5553, Ti-10V-2Fe-3Al, and BETA-21S[J]. Physics of Metals and Metallography, 2023, 124(9): 916-922. [9] 宋越. 新型Ti-Cr-Mo-V-Al-Nb亚稳β钛合金强韧化匹配综合研究[D]. 北京:北京有色金属研究总院, 2021. [10] 王安东, 相志磊, 周宗熠, 等. 高强β钛合金的研究现状与展望[J]. 钢铁钒钛, 2023, 44(6): 46-57. [11] 韩栋, 张鹏省, 毛小南, 等. BT22钛合金及其大型锻件的研究进展[J]. 材料导报, 2010, 24(3): 46-50. [12] 闫平, 王利, 赵军, 等. 高强度铸造钛合金的应用及发展[J]. 铸造, 2007,56(5): 451-454. [13] 闫平. BT22高强度铸造钛合金组织与性能的研究[D]. 北京:机械科学研究总院, 2007. [14] 彭强. 大规格BT22(Ti-5Al-5Mo-5V-1Cr-1Fe)钛合金铸锭生产工艺研究[D]. 西安:西安建筑科技大学, 2021. [15] 吴晓东. 热处理升降温过程对BT22(TC18)钛合金组织性能的影响[D]. 西安:西安建筑科技大学, 2009. [16] 宋静思, 张强, 左野, 等. 新式连续型真空冷坩埚感应凝壳炉[J]. 真空, 2023, 60(2): 73-77. [17] 高婷, 赵亮, 马保飞, 等. 钛合金铸造技术现状及发展趋势[J]. 热加工工艺, 2014, 43(21): 5-11. [18] 李伟东, 史许娜, 李晨阳, 等. 钛及钛合金铸锭制备工艺发展现状[J]. 钛工业进展, 2024, 41(5): 42-48. [19] 王易山. 钛及钛合金熔炼技术发展现状[J]. 世界有色金属, 2020, (5): 10-12. [20] 李明宇, 杨树峰, 刘威, 等. 真空自耗熔炼钛合金的偏析缺陷及控制研究进展[J]. 中国冶金, 2023, 33(9): 1-10. [21] 雷文光, 赵永庆, 韩栋, 等. 钛及钛合金熔炼技术发展现状[J]. 材料导报, 2016, 30(5): 101-106,124. [22] 李鸿举, 刘时兵, 赵军, 等. 高强高韧钛合金研究现状与进展[C]//铸造行业生产力促进中心. 2023中国铸造活动周论文集. 沈阳:高端装备铸造技术全国重点实验室, 2023. [23] 王振玲, 于玉城, 李睿智, 等. 真空感应悬浮熔炼(TiC+TiB)增强钛基复合材料组织及高温拉伸性能研究[J]. 钢铁钒钛, 2021, 42(5): 54-61. [24] 宋青竹, 董辉, 鄂东梅, 等. 电磁悬浮真空熔铸技术进展[J]. 真空, 2019, 56(6): 43-48. [25] 孙志雨, 莫晓飞, 李亚峰, 等. 热等静压工艺参数对TA15钛合金组织及性能的影响[J]. 特种铸造及有色合金, 2023, 43(6): 804-807. [26] 薛松海, 李重阳, 李雪辰, 等. 热处理工艺对铸造/激光增材制造复合制备Ti-6Al-4V合金组织和性能的影响[J]. 铸造, 2021, 70(7): 800-805. [27] 金磊, 祝强, 赵军, 等. 热等静压在钛合金近净成形领域的发展及应用[J]. 铸造, 2019, 68(8): 885-891. |
[1] | 孙旭, 胡锦涛, 程铁军. 基于多参数反馈的真空灭弧室集成设备RPA控制引擎设计与动态灭弧优化研究[J]. 真空, 2025, 62(4): 7-8. |
[2] | 王建国, 陈成权, 陈灵丹, 李金建, 张宝夫. 双螺杆真空泵直线型转子研究*[J]. 真空, 2025, 62(4): 34-38. |
[3] | 马源辰, 李忠仁, 王颖, 艾春江, 宋家兴, 张旺, 胡永佳. 热等静压预应力容器缠绕钢丝优化及数值模拟[J]. 真空, 2025, 62(4): 39-43. |
[4] | 胡林松, 金策. 控制镧热还原制备镱原子蒸气密度的工艺研究*[J]. 真空, 2025, 62(4): 44-48. |
[5] | 周明旭, 李建昌. 石墨工装板厚度对碳化硅真空烧结炉温度场的影响*[J]. 真空, 2025, 62(4): 49-53. |
[6] | 岑彦超, 安杰, 孙勇, 张军, 陆星宇, 刘宏伟, 类承帅. 双真空特殊钢纯净度控制研究*[J]. 真空, 2025, 62(4): 54-58. |
[7] | 陈鼎, 马海玲, 李京, 邢旺, 莫凡. 真空蒸馏炉在新能源汽车锂离子电池负极材料中的应用*[J]. 真空, 2025, 62(4): 64-68. |
[8] | 倪俊, 郭腾, 李灿伦, 侯凯霖, 李荣义. 基于深度学习的真空镀膜生产缺陷检测方法研究[J]. 真空, 2025, 62(4): 69-74. |
[9] | 陈强, 张伟, 党涛, 晋洋涛, 曹学平. 真空辅助钢管混凝土拱桥自振特性及地震响应分析*[J]. 真空, 2025, 62(4): 81-88. |
[10] | 孟涛, 郑世豪, 刘恩泽, 谭政, 宁礼奎. 退火工艺对一种超级铁素体不锈钢管材TCP相析出的影响[J]. 真空, 2025, 62(3): 15-20. |
[11] | 李忠仁, 杨洪帅, 王颖, 宋家兴, 马源辰, 张旺, 顾玉刚. 热等静压炉耐压试验升压时间的计算[J]. 真空, 2025, 62(3): 21-26. |
[12] | 刘义辉, 贾国成, 王卫超, 麻毅, 乔海滨, 战春鸣. 真空熔炼ZTA15钛合金铸件打压泄漏失效分析[J]. 真空, 2025, 62(3): 27-32. |
[13] | 李正清, 李小金, 成永军, 孙雯君, 杨建斌, 刘筱文, 马凤英. 罗茨真空泵转子型线容积利用率的分析研究*[J]. 真空, 2025, 62(3): 42-46. |
[14] | 孟少飞, 孙常新, 李宇辰, 张诣, 庞旭东. 大型并联真空系统抽气性能试验评估方法研究[J]. 真空, 2025, 62(3): 47-52. |
[15] | 秦璐璐, 高乔枫, 张帅, 刘平, 潘寿虎, 张凯, 商建康. 一种非线性皮拉尼真空变送器校准方法的研究[J]. 真空, 2025, 62(3): 65-69. |
|